跳至主要內容

倘疫情續受控 經濟可望稍有增長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隨着本地疫情回穩及緩和,內地與香港跨境運輸不暢順的情況得以逐步緩解,有助改善對外貿易表現。只要疫情繼續穩步受控、穩住信心,本港經濟可望回穩和稍有增長。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6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簡報香港整體經濟最新狀況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議員:   早晨。今天我和政府經濟顧問及其他同事一同出席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向大家簡報香港整體經濟的最新情況和短期展望。   香港經濟近況   受內外因素夾擊,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明顯惡化。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收縮4%,中斷了先前四季的增長趨勢,按季比較亦下跌3%。由於環球需求增長減慢,加上新冠病毒疫情對跨境運輸造成干擾,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一季按年實質下跌4.5%。4月份商品出口表現儘管有所改善,但依然疲弱。服務貿易方面,隨着環球經濟增長減慢、貨運往來縮減,以及跨境金融及集資活動偏軟,服務輸出在第一季按年亦實質收縮2.8%。   內部需求在第一季明顯轉弱。本地第五波疫情及嚴厲的社交距離限制措施令市面人流劇減,消費活動受到沉重打擊,而勞工市場惡化亦進一步打擊消費氣氛。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一季錄得5.5%的按年實質跌幅。營商氣氛轉差,整體投資開支的按年實質跌幅擴大至8.4%。不過,隨着近月本地疫情減退和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加上4月初發放的新一輪電子消費券,不少食肆和商店的生意近期都明顯好轉。以零售業為例,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第一季按年下跌7.6%後,於4月份顯著回升11.7%。   在第五波疫情下,勞工市場嚴重受壓。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去年底的3.9%顯著上升至今年2月至4月的5.4%;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更急升至10%。然而,近期勞工市場的情況已有所回穩。政府推出的2022保就業計劃及其他紓緩措施都發揮了支持就業的作用。   消費物價方面,基本通脹率在今年首四個月平均為1.6%,整體尚算溫和。不過,由於疫情影響跨境運輸,對部分食品的供應造成短暫干擾,基本食品價格顯著上升,但近期隨着供應回穩,升幅已有所緩和。與能源相關的項目和衣履的價格在首四個月亦錄得明顯升幅。其他消費物價指數主要組成項目的價格升幅則大致維持平穩。   樓市方面,住宅物業市場在去年下半年轉趨淡靜,今年第一季仍然偏軟。受美國聯邦儲備局收緊貨幣政策和本地疫情嚴峻所影響,市場氣氛和交投活動在第一季轉弱。不過,隨着本地疫情大致受控而緩和,市場氣氛自3月下旬起有所改善。今年4月至5月的住宅成交為平均每月5,000宗,高於第一季的平均每月3,400宗,與去年第四季的平均每月5,100宗比較大致相若。   住宅樓價在今年第一季內平均下跌3%,四月轉為微升0.5%。市民置業負擔指數在今年第一季仍處於約71%的高水平,遠高於過去20年49%的長期平均數。   住宅單位供應方面,今年3月底時估計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總供應量會增至99,000個的紀錄新高。2022至2026年期間私人住宅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預計將超過19,000個,較過去五年的平均數增加約14%。政府會繼續努力造地建屋,致力維持樓市有序發展。   至於非住宅物業市場,交投活動在第一季明顯轉趨淡靜。主要市場環節的售價和租金在季內普遍偏軟。   環球經濟展望   主席,近期環球經濟的下行壓力有所上升,俄烏衝突的緊張局勢已持續三個月,往後發展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預料會令國際能源和商品價格高企,加劇對供應鏈及運輸的干擾,並打擊環球經濟氣氛。面對通脹熾熱,主要央行預料將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環球經濟增長會進一步受壓。此外,全球多國的疫情和中美關係發展亦為環球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4月下調今年的環球經濟增長預測0.8個百分點至3.6%,並指出全球經濟前景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主要經濟體當中,國家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5%左右,而首季的按年增長為4.8%,但受疫情和外圍環境轉差影響,內地經濟在近月顯著受壓。不過,近期內地的新冠病毒確診數字已經明顯回落,並針對特別受影響的經濟環節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穩就業、紓緩企業壓力,以及更快恢復經濟活動為目標。這些政策支撐力度的加大,應可幫助經濟平穩運行。中長期而言,內地經濟發展韌性強、市場空間廣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美國經濟在第一季以年率計按季收縮1.5%,通脹仍然高企。聯儲局在今年已先後兩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合共75個基點,並於6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或會影響美國經濟動力。   歐洲經濟動力因俄烏局勢動盪而顯著轉弱,第一季歐元區經濟按季僅錄得0.3%的輕微增長。俄烏局勢也推高歐洲的通脹壓力,歐洲央行已表示將在第三季結束買債並開始加息,這會影響經濟復蘇的動力。   亞洲區內近月的經濟活動大致持續擴張,但增幅有所放緩,當中日本、新加坡和韓國於第一季的按年經濟增長明顯減慢。區內大部分經濟體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仍普遍處於擴張區域,但隨着主要經濟體需求增長放緩,區內的貨物出口表現短期內預料會繼續受到影響。   本地經濟展望   主席、各位議員,本地方面,環球經濟前景轉差,加上內地疫情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或會影響香港短期內的出口表現。不過,隨着本地疫情回穩及緩和,內地與香港之間跨境運輸不暢順的情況得以逐步緩解,有助改善對外貿易的表現。   近期的消費活動和營商氣氛亦在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下見到明顯改善。只要疫情能繼續受控,往後經濟活動應會進一步恢復。此外,新一輪的消費券計劃相信亦會為內部需求提供額外的支持。然而,在經濟剛開始回穩這關鍵階段,社會各界必須繼續同心合力全方位管控好疫情,讓逐步復蘇的經濟能保持動力。   因應第一季經濟表現遜於預期和出口前景惡化,但考慮到本地經濟活動亦逐步恢復,在此趨勢下,我們將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向下修訂至1%至2%。   至於通脹,在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及供應鏈瓶頸的影響下,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仍處於高水平,使外圍價格壓力持續高企,但本地成本壓力仍然大致輕微。總體而言,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維持溫和。今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維持在2%及2.1%。我們會密切留意外圍價格壓力對市民生活造成的影響。   主席,有效管控疫情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關鍵。只要疫情繼續穩步受控、穩住信心,本港經濟可望回穩及稍有增長。不過,我們在全力聚焦應對眼前的挑戰之際,也要全力籌劃推動香港未來的發展。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正步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標誌着香港發展歷史的新起點,我們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將繼續發揮好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之下的獨特定位及優勢,讓經濟有長足的發展。   主席,我現在請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先生用投影片向大家作扼要介紹,稍後我們樂意回答各位議員的問題。   多謝主席。
http://dlvr.it/SRhJH1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新發病毒診斷公司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於中國大陸開展臨床試驗 並在創新園開設生產基地

香港,2022年8月10日 -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新發病毒診斷公司"),一家香港土生的初創企業,著力於研發新一代技術,同時診斷多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今天宣佈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生物")落實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宣佈我們位於大埔創新園的生產基地,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設立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內正式啟用。在這夥伴關係的支持下,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研發成果,世界上最全面的診斷系統("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將在中國大陸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册。這診斷系統能滿足世界上最迫切的醫療需求,為一個强大的傳染病控制解決方案,可以在大約一小時檢測40多種病原體,包括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2型)和猴痘病毒,是診斷領域的重大突破。 2019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好展示了市場對有效且全面檢測系統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出現的病毒和細菌的快速診斷,而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和航天生物一致認為診斷科技是對抗傳染病的有力工具。航天生物是華潤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資企業,將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在中國的廣泛網路支援臨床試驗,將能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的商業化未來,打造穩固的成功基礎。 新發病毒診斷系統顯著提高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大大節約成本,使其更易於在市場上廣泛應用。作為平台技術,應用範疇還能伸延到其他層面,從傳染病、癌症、基因組學到食品安全和環境測試,以及其他新的領域,發展潛力極大。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霍文遜醫生 表示: 「要成功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符合規格的醫療產品絕非易事。我們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的合作將能鞏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商業化進程的基礎,標誌著公司邁進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助力於航天生物在中國大陸醫療行業的專業知識,我們將能為診斷領域作出更大貢獻,使我們的平台技術能針對全球衛生問題的痛點,為數百萬患者提供服務。」 華潤生命科學集團副總經理、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城錦先生 表示:「毫無疑問,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在診斷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很高興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幫助該系統推展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我們相信,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可以通過其創新系統切實地造福於我們的人民。」 與此同時,新發病毒診斷公司慶祝

科技園公司邀請全球創新者參與年度盛事「電梯募投比賽2023」  抓緊本港投資機遇 開拓亞洲市場

(2022 年 10 月 26日,香港)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 宣布展開第七屆全球 「電梯募投比賽2023」,誠邀全球各地的初創企業參加本港其中一項最大型電梯募投盛事。 科技園公司將挑選50位參賽者進入準決賽,他們將在明年四月舉行的「電梯募投比賽2023」中,以60秒電梯旅程向國際投資者及商業機構推介其創新構思,爭取成為得勝隊伍,瓜分由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所提供高達500萬美元的創投基金、拓展亞洲以至全球市場的支援,以及六萬美元冠軍獎金。 隨著全球創投基金收緊資金投放,世界各地的創業家均放眼一個充滿增長機會的市場。香港是開拓廣闊亞洲市場的理想平台,更是通往中國內地和亞洲的門戶。作為香港最大的創科生態圈,參與「電梯募投比賽 2023」的初創企業可透過科技園公司連繫超過1,000名投資者以及逾300位商業夥伴。50位準決賽參賽者更可在比賽後六個月內,享受由科技園公司提供的支援服務,包括商業配對、投資推薦、成為本地跨行業虛擬實驗室(STP Platform)的獨家會員、使用共享工作空間,以及透過本地豐富人才庫,聯繫本港知名大學,其中五所更在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首100位。 由香港科技園公司主辦的「電梯募投比賽 2023」現正接受報名,比賽分為兩組 -「金融科技」及「房地產科技」- 報名期為2022年10月26日至2022年12月29日。決賽將於明年假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頂層的地標「天際100」舉行,呈現真實的電梯募投體驗。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 「亞洲擁有全球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對冀將業務拓展至區內市場的創業家而言,香港充滿着無限機遇,絕對是一個理想的跳板。『電梯募投比賽 2023』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台連繫創業家、投資者、商業夥伴,以及香港最大的創科生態圈,藉此,科技園公司能為初創企業在香港、中國大灣區,以至亞洲區內的發展過程中,提供全面支援,以進一步確立香港作為國際領先創科中心的地位。」 上屆電梯募投比賽參賽人數創歷年新高,成功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及城市的優秀人才,提交逾600個創新構思。未來,科技園公司將繼續推動創科人才培訓,為本地和世界各地的創新者提供不同平台,拓展業務及把握國際機遇。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elevator-pitc

史美倫續任港交所主席

行政長官核准史美倫再度出任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主席,任期即時生效,在港交所2024年股東周年大會完結後屆滿。   香港交易所董事於4月27日的董事會會議中推選史美倫為港交所主席。行政長官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核准該任命。   特區政府深信在史美倫的領導下,港交所會致力進一步提升市場質素和競爭力,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首選集資平台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   史美倫的主席任期與她擔任港交所董事會成員的任期相同。 http://dlvr.it/SRlWgc